記者7月24日從環保部門了解到,最近很多市民感受到光污染的問題:夏天本身太陽直射光線就比較嚴重,而這兩天由于擴散條件好,我市的空氣質量和能見度都比較高,人們更容易感受到強光的刺激。此外,戶外廣告顯示屏、霓虹燈、汽車遠光燈等也是光污染禍首。本月投入使用的《無錫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就首次對戶外廣告“光污染”問題進行了規范,違反規定設置的戶外廣告,將面臨最高5萬元的處罰。
【直擊】
玻璃幕墻反射出強光
“一出太陽,這大樓玻璃反射的強光可晃眼了,7月24日16點多,我從辦公桌上站起來,就見一道很強的光線射過來,刺得我眼睛都睜不開,過了好一會也沒緩過勁來。”在學前東路寫字樓內工作的趙先生指著辦公室對面的大廈玻璃幕墻大吐苦水,7月24日16點10分,記者隨著趙先生所指方向看過去,斜對面大廈頂端墨綠色的玻璃幕墻反射過來的一束白光晃得記者急忙閉上眼。
家住奧林花園附近的許小姐也告訴記者,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都會被體育中心附近的一棟高樓的玻璃幕墻的光線刺到,“每到太陽下山的時候,大樓外墻就成為一面反光鏡,強度相當于另一個太陽,相當刺眼,長時間看足以影響視力,令人非常難受!”7月24日下午,記者來到新體中心該大樓附近,遠遠望去,大樓上有個清晰的“太陽”,發著耀眼的白光。幾位附近等公交的居民說,自己家住的樓層不高,沒發生反光的事情,但有樓層高的鄰居的確遭遇了反光苦惱。
記者走訪發現,錫城很多繁華的路段高樓林立,很多建筑物用的都是玻璃幕外墻、釉面外磚墻、大塊玻璃窗等,日照時反射出了很強烈的光束容易干擾到司機的視線,而有些路段路面是全開放的,違章橫穿馬路的行人非常多,成為交通安全的巨大隱患。
閃爍霓虹燈讓人睡不著
白天高樓大廈的外墻、玻璃反射光“橫行”,到了晚上,霓虹燈、大型LED成了影響市民正常生活的主要“光源”。
住在長江路附近的林先生說,對面太湖花園小區外就有一個大型LED廣告牌晚上散發的強光直射自家臥室,他本身就有神經衰弱,現在愈發嚴重,整宿都被晃得睡不著。網友小謝則說自己夜夜被家旁邊的一家娛樂場所的霓虹燈擾得難以入睡。小謝說“拉上窗簾都擋不住外面閃來閃去的光,太折磨人了。”
有多年駕駛經驗的出租車司機曾師傅還告訴記者,晚間亮度越來越高的城市霓虹燈、燈箱廣告和燈光標志是最容易造成駕駛者視覺疲勞的,容易因此造成事故。
汽車遠光燈射得人眼疼
汽車遠光燈刺眼睛也是困擾錫城開車人的主要問題,前天晚上記者行駛在惠錢路上,對面車道行駛而來的不少車輛都是濫用遠光燈,射得人眼睛直發疼。
而工程車上的射燈更是刺眼。由于很多工程車都是晚上開出,工地本身照明不夠,有些工程車晚上倒車時駕駛員視線不好,所以車尾上加裝了射燈,有的車輛駛出工地后,駕駛員疏忽或偷懶沒有把射燈及時關閉,這些燈就令跟后面的車輛眼花頭暈。同時記者也了解到,白天從隧道進出時光線強弱的變化也有可能影響人們的視覺。而一些家庭裝修時喜歡在房間中裝上各種顏色、各種樣式的燈。殊不知,五顏六色的燈光除對人的視力危害甚大外,還會干擾大腦中樞高級神經的功能。有交巡警告訴記者,他們在上個月進行的臨時檢查中發現,有一半以上駕駛者沒有運用正常的燈光,不懂或懶得換燈光,實際上都是違反交通法規的。
【監管】
光污染對眼睛危害大
記者從市環保監察部門了解到,從前兩年開始,就出現了強光刺眼的投訴。幾日來,記者隨機采訪了很多市民,大多數被調查者對光污染都說不太清楚,對其危害更是知之甚少。
記者詢問了我市九院眼科的周醫生,她告訴記者,一般人在收到強光刺激后會出現眼睛不適的癥狀,但是由于每個人對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感受也不同,如果是突然接受到特別強光的刺激會出現視網膜燒傷等反應。如果長期受到白色光亮污染影響,人的視網膜和虹膜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害,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加重白內障的發病率,長期下去會誘發某些疾病。
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光污染”一般分為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彩光污染三種。白亮污染是指當太陽光照射強烈時,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和各種涂料等裝飾反射光線,明晃白亮、炫眼奪目。由于鏡面反射光中包含反射光和折射光,因此鏡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陽光直接照射更強烈,可能使室溫升高,影響市民正常的生活。人工白晝這種“光污染”擾亂了人的正常生活,使人在夜晚難以入睡,白天工作效率低下。長期生活在過量、不協調的光輻射下,會出現頭暈、目眩、失眠和情緒低落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抑郁。
還沒有光的環保標準
據了解,“光污染”在污染生態學上是指過量的光輻射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包括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造成的污染。
既然“光污染”會傷到市民,那有沒有相關部門來管理和約束呢?記者詢問了市環保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他們都表示,“光污染”的現象并不少見,且它具有一定危害性,但“光污染”還沒有被列入環境污染防治的范疇,目前國家也沒有“光污染”標準,也尚未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目前,“光污染”還不在監測范圍中,“目前國家已經制定了水、大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方面的環保排放標準,但是還未制定光的環保標準。關于‘光污染’方面的技術還不夠成熟,畢竟這是一個新型污染。”而由于光污染源頭眾多,涉及到不少部門,很難由一個部門進行統一管理。
我市已有法規涉及監管
雖然還很難有明確的標準和監管部門,但是隨著城市的日益發展,我市的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本月投入使用的《無錫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就首次對戶外廣告“光污染”問題進行了規范,并明確將對戶外廣告總量進行控制。條例規定,設置電子顯示屏、霓虹燈等發光材質廣告設施的,應當符合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和相關技術規范,亮度、照度和音量不得影響交通信號和居民生活。違反規定設置的戶外廣告,將面臨最高5萬元的處罰。
記者了解,在上海、北京,已經有了有關光污染防治的規范性文件。2004年,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出臺《上海市<城市環境(裝飾)照明規范》,對光污染的測量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指標。2010年,北京市質監局出臺《室外照明干擾光限制規范》,對各種室外照明裝置,包括道路照明、夜景照明、廣告照明等進行光干擾的限制;要求居住建筑周邊設置各類照明時,應核算并控制朝向居室窗戶的燈具亮度和窗戶立面上的照度等。機動車道路兩側設置非道路照明裝置時,應進行眩光評價;非商業區和非文化娛樂區不宜設置頻繁變換模式的照明,應限制商業區、娛樂區、體育場館等場所區域的照明對此類區域外的環境產生的干擾光等。
【防范】
出門佩戴能防紫外線的太陽鏡
九院眼科的周醫生告訴記者,一旦被強光刺激后,應該看一些光線柔和的地方,同時,出門佩戴墨鏡十分必要,但如果戴上了沒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太陽鏡,比不戴太陽鏡更危險。不但不能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反而會對視力造成損害。
人體有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眼睛遇到強光時,瞳孔會自然變小,使得進入眼睛的紫外線減少。一旦戴上不合格的深色太陽鏡,會使瞳孔放大,再加上眼鏡沒有隔離紫外線的作用,入侵的紫外線大大增加,損傷眼睛。(記者韓玲)
光污染鬧眼鬧心 無錫規定戶外廣告違規最高罰5萬元
2012-07-27 09:05:45 來源: 評論:0 點擊:
記者7月24日從環保部門了解到,最近很多市民感受到光污染的問題:夏天本身太陽直射光線就比較嚴重,而這兩天由于擴散條件好,我市的空氣質量和能見度都比較高,人們更容易感受到強光的刺激。此外,戶外廣告顯示屏
上一篇:戶外廣告既要為經濟服務更應是城市的美麗風景線
下一篇:戶外廣告須有更多公益廣告
分享到:
收藏
